济南市育贤第二小学学生前往山东省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学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0-30 30.6万

2023年10月27日,济南市育贤第二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前往山东省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劳动实践课程的学习。开营仪式上,确立山东省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为济南市育贤第二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挂牌。

聘任张建锋老师为我校农业科普校外辅导员

张老师带领全体同学进行宣誓,做一名热爱劳动的农业科学家的种子埋在同学们心间。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在基地组培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学习了组织培养的原理,蝴蝶兰的生长历程。组培老师亲自示范蝴蝶兰组织培养的过程。超净工作台上,在组培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依次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蝴蝶兰。

张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蒜”的前世今生,大蒜古称胡蒜,原为野生植物,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首先栽培。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蒜带回中国。

张老师对农作物工具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解:锄头是怎么来的?我们该如何使用它?劳动工具怎样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我们该如何持续改造劳动工具去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大家都专心听讲,还不时地提出问题。张老师边讲解边演示,挖坑、栽种、浇水。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大蒜种子的播种,卷起袖子,抡起铁铲,锄地、撒种,让同学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了解农业与秋天、自然、科学、劳动相关的学科知识。例如:“秋”字藏着万物生长的什么秘密;秋天的田地里都生长着哪些作物;这些作物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它们是如何通过人类的劳动长成现在这样的······

同学们学习到月季和玫瑰花的不同;蒲公英是怎样播撒种子的;学习到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水稻产量最高亩产1149.02公斤。同学们不禁感叹中国农业技术的伟大!

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各种现代化的农业种植“神器”。经过一番讲解,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中国农具的发展历程,还学习到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的工作原理,认识了各种现代化的农具,收获满满。

一天的研学效果如何?一场充满趣味与竞争的知识竞答展开帷幕。同学们争分多秒的为自己的班级赢得胜利。不仅是对同学们学习结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集体荣誉感的检验。

一天的研学活动短暂且快乐。相信同学们能够在研学中了解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运作,从而培养环保意识;了解科学方法和农业技术的运用,从而培养科学态度和方法;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奋斗不止,生命不息。每一次努力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坚持都是对未来的信念。希望育贤二小的孩子们继续坚持奋斗,用汗水和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刘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