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济南市白马山小学三年级的师生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共同踏出了校园的大门,走进章丘明水古城和龙山博物馆,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眼睛捕捉文化,开启“寻脉传统文化,赓续文明之光”研学之旅。这次研学,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5月11早上七点,参加研学的全体师生在学校整齐列队,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开营仪式。研学导师为各班班长授旗,并带领同学们宣誓,希望同学们在此次章丘非遗文化的研学中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第一站|明水古城
踏进古城,一眼千年,一种浓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泉水清凉,波光粼粼,泉水与古城相互交通,真可谓山明水秀,文墨交融。
参观古代工人制作间的布坊、染坊、冶坊和豆腐坊,可以了解不同工作机器的运作方式,体会古代手艺人的匠心和传承…...
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到千古才女李清照故居,古城县署,一代儒商大亨孟洛川为主题的孟氏祠堂、宅院、戏楼、书院等错落有致的建筑,展现古代大宗族家庭的魅力。
领略百脉泉、墨泉、金镜泉、百脉湖的独特美景
走进古城,追寻齐鲁文化的发展足迹,同学们享受集赏美景、听讲解、看演出于一体的“豪门盛宴”,在穿越中感受千年明水古城的文化底蕴,体会博大精深的齐鲁文明,敬佩古人的勤劳和智慧,赞叹以泉水生态、历史人文和现代产业于一城的现代都市文明。
第二站|龙山文化博物馆
从博物馆正门穿越“时光隧道”依次进入 “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等展厅,时间跨度约6000余年,让孩子们了解了龙山文化的发展。
这些器物虽是生活中常见之物,却无不透露出先民智慧。如蛋壳黑陶杯,它黑如漆,光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即使在今天的技术下,复刻这样一件陶器也绝非易事,可见祖宗的文明智慧。
接下来,同学们走进史前工厂,在考古探方里实际操作,体验考古发掘过程,从中了解洛阳铲,学习洛阳铲的使用,体验考古勘探的神奇。
同学们继续体验了石器打磨,在磨制中把一块块普通石头塑造成各种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感受到祖先的乐趣与才智。学习古人生活、提高动手能力,让大家在动手感受历史、感受文明、感受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回顾总结
一天的行程很快到了尾声。品读传统文化研学之旅犹如穿越历史时空,看似还未长大的同学们在本次研学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好奇心与充沛的精力,他们大胆提问,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不仅收获了精神的愉悦,更增加了历史的自豪感与责任心。
百年前,梁启超曾写出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中国的未来,经历这次的时空之旅,相信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将犹如春雨般浇灌在同学们成长的心田,助力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华少年。
各班照片集锦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