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科普|疫苗接种常见反应及应对方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1: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蕊 实习生 杨楠 通讯员 龚彦胜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面临着传染病所带来的风险,而疫苗的诞生,让人们有了对抗疾病的能力。疫苗被公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每个人都受益于它。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管护师王晓君介绍,虽然接种疫苗会或多或少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疫苗终究是安全的,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所以公众要正确看待疫苗的获益与风险,不能因噎废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疫苗是安全的,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反应?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是疫苗的正常反应?出现反应后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会出现不良反应呢?

疫苗接种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有益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都属于异物。王晓君表示,接种后会使机体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

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接种后什么时间?

接种灭活疫苗后大多在24小时内可能出现疫苗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大多在48~72小时内会出现疫苗反应。

常见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怎么处置?

红肿、疼痛:

注射疫苗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疼痛或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红肿的范围一般不大,多数不会超过30mm。红肿范围大于30mm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红肿直径在15~30mm间可24小时内做局部冷敷,红肿直径小于15mm 无需处理。

发热:

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发热超过38.5°或者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及时就医。

嗜睡:

接种疫苗后感到疲倦和嗜睡是正常现象,这是免疫系统应对外来抗原的自然反应,通常1-2天内明显,充足的休息和增加饮水可以有效缓解。若持续嗜睡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偶合反应(不是疫苗反应):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它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纯属巧合,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都必将发生。例如接种疫苗后出现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如果出现相应症状遵医嘱对症处理即可,通常不影响疫苗的效果。

家长比较关注的几种疫苗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特殊反应

麻风腮疫苗

接种后5%~10%儿童会在接种后的6-12天,出现散在一过性皮疹,出现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口服疫苗

接种后常见腹泻、呕吐、易激惹(烦躁)。

卡介苗: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切勿局部消毒,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愈合时间超过12周)者,应及时就诊。

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家长莫要太惊慌,对症处理是关键,症状把握不准时可咨询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疫苗的保护伞下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郭蕊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