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上合 绽放津彩

上合智库对话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昨天下午,以“相知相亲:文明互鉴与文化共兴”为主题的上合智库对话在万丽天津宾馆举行。作为“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重要活动之一,与会各方以文明对话架起民心相通之桥。
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助力推动上合组织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品文明交融之美等展开对话交流,共同探寻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擘画上合组织国家携手构建人文共同体的新图景。
“上合组织国家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积极推进人文交流,对于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政府和公共关系副校长、历史学院教授尼基塔·洛马金看来,合作伙伴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分享知识,可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其中,智库交流是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相互了解、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因此,建立常设性的智库合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积极开展政策性研究。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认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忽视文化差异,就无法推动世界前进的步伐,只有尊重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上合组织作为多边合作平台,其议题已从经济一体化扩展到人文合作,这对塑造未来世界至关重要。城市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空间,应成为经济往来和文化创新的实践场所,通过文化、艺术、新闻、教育和旅游等领域合作,构建起互信、互助、互惠的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许文鸿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组织。平等和尊重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只有在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基础上,不同文明之间才能够对话交流、互学互鉴,借鉴吸纳各种文明的特色精华和有益成分。所以,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实现共同发展,开辟共同未来。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媒体专家扎兹古尔·马迪诺娃表示,吉尔吉斯斯坦作为拥有多元传统文化的国家,始终致力于通过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文明互鉴不仅是知识与技术的分享,更是价值观、艺术和世界观的深度交流,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是实现信任与合作的基础,文化合作的目标并非消除差异,而是将其转化为相互丰富的能量源泉,国际社会应通过互信与理解,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上合组织可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为各国相互交流、展示、沟通、了解搭建重要平台,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学部副秘书长阿克马尔·涅马托夫表示,作为多样文明的沃土,上合组织国家拥有许多处世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随着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的发展中,有必要建立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多边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建议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保护上合组织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等国际合作,助力提升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阿克马尔·涅马托夫说。
相知相亲,互利互信,文明互鉴,文化共兴。
北京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中心主任孙芳介绍,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已开设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白俄罗斯语等上合组织成员国语言专业,学生在大三期间会赴对象国留学,学校与中亚国家的很多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的关系。她特别提到,上合组织大学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中方已有70余所高校参与,涵盖文理多个学科,“青年人才在共同学习生活中自然践行着民心相通的精神,这种互鉴必将促进上合国家人民相知相亲。”(记者 李杨 姜凝 记者 张立 周伟 摄)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