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旭奎 通讯员 郭路沛
“以前交医保得骑电动车跑8里地去镇上,现在在村里就能办,顺便还能取养老金,太方便了!”阳谷县张秋镇李堤口村村民王桂兰捧着刚申领的医保电子凭证,对村口助农服务点的“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这是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推动“金融+医保”服务下沉乡村的一个缩影。截至2025年6月,聊城市共建成2204个标准化Ⅰ类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93%行政村,其中80%以上具备综合支付功能,服务内容涵盖基础取款、转账扩展至医保服务等多元化场景,让200余万农村居民实现“金融医保业务不出村”。
近年来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以推动农村支付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创新“金融服务+医疗保障”融合模式,有效提升农村地区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民生服务便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标准化筑基 构建农村支付服务新生态
走进李堤口村“农商银行+医保”服务点,标准化公示的12项服务清单清晰罗列小额取款、转账、城乡居民医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及电费代缴等便民业务,让村民一目了然。超市老板兼服务专员刘大姐熟练操作着“农金通”机具:“你看这统一培训过的操作流程就是顺手,现在连医保凭证申领这种新业务,照着标准化的系统指引也能办呢!”
为统筹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点标准化改造与功能升级,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制定《助农取款服务点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推进服务标准升级。牵头制定医保工作站建设规范,明确“六个统一”标准,即统一挂牌、统一服务标识、统一事项清单、统一业务培训、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管理,推动服务流程标准化。协同银行、医保局创新建立“初审+实地考察”双轨制选拔机制,选拔110名专业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农金员,打造服务队伍标准化。同时督导各方严格遵循省联社规定,为110个村居医保工作站配备网络专线及专用电脑,实现服务设施标准化。从服务流程到人员操作,再到硬件设施,全方位的标准建设让农村支付服务实现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构建起体系化、专业化的金融支撑。
银医协同创新 打通县域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阳谷农商银行与医保局共建的基层医保工作站,医保局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我们通过专线对接了银行系统,参保登记信息实时同步。村民刷身份证就能查询医保缴费记录,插入银行卡就能领取养老金,非常方便。”前来办理业务的退休教师张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我办两项业务得花半天,现在10分钟全办完,省下的时间能回家拾掇菜地了。”
据了解,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与医保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线上授权+线下服务”模式,将医保服务嵌入助农取款点,创新推出“刷脸办医保、插卡取现金”的“一站双能”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已覆盖阳谷县所有乡镇,每个工作站日均处理金融业务20余笔、医保业务5-8笔。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申领等7项高频医保业务的同时,也提供便捷的小额取款、转账、社保代缴等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触达难题。
优化服务机制 以示范引领带动服务跃升
建立“培训+考核+反馈”闭环机制,构建可持续服务体系。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指导阳谷农商银行联合医保局实施“一月一学习、一季一培训”制度,对服务专员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设置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多维度考核指标,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上岗资质。反馈机制方面,定期收集群众对服务的意见建议,针对高频问题,及时优化闭环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在精品示范方面,2025年以来,李堤口村与前杨村服务点办理金融业务超1.2万笔、医保业务100余笔。阳谷县全域医保服务点累计办理信息采集、注册登记等各类医保业务5000余笔、咨询类业务2万余笔,服务群众3万余人,其标准化建设经验已在全市推广。聊城市分行计划今年下半年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医保工作站权限,推动“金融+医保”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郑晓敬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持续发挥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助农取款服务点向“综合化、智慧化、生态化”转型,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金融服务与民生保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