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见习记者 周雨婷
“这个西瓜可真甜到心里了!”7月9日下午,济南市区气温超过36摄氏度,路上行人纷纷戴起遮阳帽,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而在槐荫区西客站片区的一处环卫工歇脚点内,环卫工韩香和她的同事们正惬意地吃着西瓜,墙上的空调持续输出冷风,旁边的桌子上还摆放着爱心企业捐赠的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清凉”物资。
歇脚点面积不大,却成了环卫工人的“清凉港湾”。桌椅、空调、微波炉、饮用水、防暑药品等一应俱全,“冬可取暖、夏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韩香说,“这不仅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场所,更是社会对我们一线环卫工人的理解和尊重。”
“近年来,我们对全区所有的公厕进行了改造,面积较大的,单独建设歇脚点;面积较小的,也设有休息间,确保环卫工人有一个避暑纳凉的地方。”槐荫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张鹏介绍,全区所有公厕都能够提供饮水、充电与休息条件,而与齐州路上这所驿站同等规模的歇脚点,槐荫区已有13所。
此外,槐荫区还开展了“干两头歇中间”作业模式,最高气温超过35℃时,错时作业;气温超过38℃时,保洁人员全天停止户外作业。同时,“减人工增机械”,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提升机械化作业频次,降低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
槐荫区城管局的“夏日清凉模式”,恰是济南市城管局全力保障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全面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的一个缩影。
据济南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刘满堂介绍,城管部门已在全市设置了136处环卫工人歇脚点,配备饮水机、微波炉、桌椅板凳等设施,以及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藿香正气水、降温茶等物品,保障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
除此之外,济南市城管局还下发通知,要求随时了解天气情况,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当天气预报最高气温超过35℃,自当日中午11点至下午4点,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其他时段根据气温变化适度安排。当气温超过38℃,全天停止户外作业,防止因高温出现保洁员中暑现象发生。
此外,适当增加道路机械化保洁作业频次,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保障夜间全覆盖高压冲刷、洒水的基础上,中午时段适时进行洒水降温作业。
在气温最高的6、7、8、9月份,除了配备必要的防暑药物、毛巾、降温饮料外,济南还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济南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仍在持续,希望爱心企业、热心市民积极参与到关爱环卫工人行动中,希望沿街商户积极开放场所,为环卫工人、执法人员提供饮水、短暂休憩的便利。“您的每一声关怀、每一个爱心举动、每一份防暑用品,都能让环卫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和关怀。让我们共同努力,协力推进城市品质再提升。”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