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注水文凭”何以源源不绝

南方日报 07-24 1068

小说《围城》中,“克莱登大学博士”方鸿渐成了学历造假的一员。现实生活中,多家中介机构打起了贩卖“速成学历”造就“方鸿渐们”的“算盘”。

近日,有媒体起底东南亚“水硕”灰色产业链:中介机构打出“不脱产、不出境、无语言要求”“三个月快速拿到学位”等诱人广告语,通过与海外高校“合作”出具学籍、成绩单等虚假材料,以达到赚取“六位数”服务费用的不正当目的。对此,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留服)特别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在选择留学项目时务必做好课程质量甄别,选择有质量保障的优质课程就读”。

“海外注水文凭”乱象何以重现江湖?从整个灰色产业链看,利用疫情期间教育部对国(境)外文凭证书的特殊认证政策,是重要的一环。通常情况下,向中留服申请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需提供高等教育文凭、出入境记录等相关材料。然而,受全球疫情影响,中留服于2020年4月放宽了申请条件——通过在线方式修读完相应课程的学生,其在境外被授予的学位可以获得正常认证。不少中介机构从中嗅到了“商机”,“联手”海外多所高校为求学者提供“全包式服务”,一大批劣质学历由此产生。

挖“坑”者费尽心机,被“坑”者又作何感想?从报价看,高达“六位数”的服务费用远超大部分人的承受范围。当得知花“巨款”买到的“水硕”“水博”得不到承认时,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自发现漏洞后,中留服陆续发布涉及多所国外高校或其学历教育项目的审查公告,多次强调以弄虚作假方式获得的文凭不在认证范围内。此外,已有不少高校在招聘要求中规定,原则上不引进东南亚、韩国等地高校毕业,且学科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的博士。

“方鸿渐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方面,金钱或许可以买到一纸证书,但绝对换不来个人能力的提升与智识的增进,这种“伪装出来的光鲜”,也很容易被真实的社会“打脸”。另一方面,教育有功用,但绝对不能滑向功利。从报道看,中介机构大肆宣传的“东南亚硕博学历提升”等项目,正好迎合了部分人的求职、落户等现实需求。虽说一纸证书可带来诸多便益,但这种把学历当跳板的功利做法,不仅会扭曲自身,更会反噬教育。此外,当“唯学历”“唯文凭”之风依然横行,“速成学历”乱象恐还会继续招摇撞骗。彻底斩断“水硕”“水博”灰色产业链,需要的是一场囊括全方位、涉及多主体的系统性反思与改变。

责任编辑:刘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