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用好处方“一支笔”

人民日报 昨天12:50

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涉事的多家药店被依法查处,相关人员也被追究责任。比如,江西抚州市为民大药房串换并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案中,法人代表林某被累计记12分处理;药师邵某负重要责任,医保支付资格记5分;村医程某因涉嫌虚假诊疗、虚假处方等违规行为,医保支付资格记5分。

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披露的案例中,也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药店相关人员被记分追责的信息。对事又对人,已成为医保基金处置违法违规事件的新常态。

近年来,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仍有发生。究其原因,传统监管模式只能处罚医药机构、无法“监管到人”“处罚到人”,导致个人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医保部门在对一些欺诈骗保案件办理中发现,仅惩处机构,相关责任人却没有被打痛,一些人稍微改头换面就又“重操旧业”。这既让少数违法违规人员有恃无恐,也对遵规守法者不公平。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去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就是要通过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将监管触角延伸至具体责任人,对违规责任人进行记分管理。这种参考交通管理“驾照式记分”的管理模式,实现从机构到个人的全链条管控,大大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震慑力。

有人认为,监管到人,“刀刃”指向的不只是定点药店的法人,还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以及药师,这可能挫伤“白衣天使”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其实不然。违法必究,违规必罚,医保基金关乎13亿多参保人,广大医务人员手握处方“一支笔”,处于医保基金使用链条的关键环节,管好这支笔,是监管方的必选项。“驾照式记分”的监管手段,就是要警示教育医务人员自觉遵守诊疗规范,主动约束手中的“一支笔”,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收费。这不仅能有效防止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实际上也是对医务人员的一种保护。

制度讲究科学性,我们看到,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监管到人也有不少人性化设计。比如,限定范围,避免处理面过大;梯度式记分,区分性质,分类处置;畅通异议申诉渠道,健全争议处理机制等等,以此有效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各地也坚持这一原则,如湖南就建立了动态责任认定机制,确保“谁的责任谁承担”,避免简单连带和形式化处理,真正实现精准问责。广西、山西、吉林、河北、江西等省份都明确,可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培训和现场参与医保政策宣传活动进行记分修复,切实提升相关人员的医保政策水平。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确保基金合理合规使用,是医疗、医保、医药三方的共同责任,也是每个医疗机构、每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担当。医务人员既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也应成为医保制度的积极维护者。期待广大医务人员自觉管好用好手中的处方“一支笔”,让医保基金更好惠及参保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李宜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