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拄拐少年”实现大学梦,感谢他曾来过这个世界

视点 昨天09:28

那个在校园里总拄着拐杖的少年凌崇恩,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属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据报道,今年高考后,这名四川凉山会理的残疾少年以597分优异的成绩,被宁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然而,当这份承载着他所有憧憬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这位不屈的少年已不幸因病离世。

愿望实现了,但人不在了,这是怎样的残酷?没能等到录取通知书送达固然令人遗憾、痛心,但“拄拐少年”努力生活过的印记足够激励人心。近日,凌崇恩的老师写下一篇题为《一封寄到天国的录取通知书》的文章,悼念这位身残志坚的学生,感动了很多人。以这篇文章为代表,众多师友和网友对他的悼念本身,也是对他的赞许。

和同龄人相比,凌崇恩是非常不幸的。凌崇恩因脚部残疾,自幼与拐杖相伴。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场病痛又袭击了他。但是,他努力改写命运的样子令人无比钦敬。

有同学回忆,他学习特别努力,单科第一几乎每次都有他。他坚韧而乐观,“永远微笑着,很乐观的样子”。当地残联工作人员介绍,凌崇恩的高考分数是今年会理市参加高考的残疾学生中最高的。对一名残疾少年来说,这是非常不易的。和正常人不同,他必须以更强的意志力加倍“抗衡”身体、战胜那些不为人知的困苦。

在一次演讲中,他曾说,在看到3D打印腿骨模型方案让一名单脚跳行的女孩能走路、骑车的新闻后,他也畅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步履轻盈地散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甚至能在篮球场上跳跃、投篮”。这个梦想很美好,科技改变命运的期待背后,是他的信心和想象力,或许也是他不断蓄力前行的动力。

对他来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走向远方,是对人生履历的应有书写,也是和命运抗争的初步结果。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托举“诗和远方”,而他也已通过与时间赛跑的方式抵达了一个新的渡口,但是顷刻之间,这一切消失了。

这就好像,一部传奇小说抑或一部励志电影,中途突然失去了主人公。“主角不死”的特权遽然被拿走,这份心理落差,是最让人扼腕、不平的地方。

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分明看到,一个命运坎坷但从未失却“跋涉者光环”的人,不仅始终用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无数的同行者。前述老师所言“让其他同学带着他的大学梦想去读大学吧,人走了,精神留在我们心中”,击中了人们的共情点。

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替他实现梦想”的设想,令人动容和怀想。他来过这个世界,也感动过这个世界。对“拄拐少年”的共同悼念,延续的是一份纯真的情怀,致敬的是一份高尚的品格,这令人备感欣慰。

(来源:红星新闻,作者:白驹)

责任编辑:张泰来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