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毓璜顶医院用超声骨刀攻克心脏瓣环钙化手术难题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22 117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二科田茂洲医疗团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超声骨刀清除二尖瓣瓣环严重钙化手术。该手术为长期受瓣膜钙化困扰的高风险患者开辟了新路径,标志着该院心外科手术在精准化、安全化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田茂洲

瓣膜钙化成“致命关卡”,心脏瓣膜手术陷入高风险陷阱

心脏瓣膜是维持血液单向流动的“生命阀门”,而二尖瓣瓣环钙化则是心外科医生的“棘手难题”。当钙盐在瓣环异常沉积,会形成坚硬如石的钙化灶,给瓣膜置换手术带来致命风险。

“钙化组织就像心脏里的‘硬疙瘩’,处理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心室破裂。”田茂洲解释道。传统手术中,医生需用器械手动剔除钙化灶,但陷入“去少去多都危险”的困境:去除过少会导致瓣周缝合不牢,增加术后瓣周漏风险;去除过多则可能损伤瓣环甚至心肌,一旦引发左心室破裂,抢救存活率仅30%,同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风险也会急剧升高。

对于重度二尖瓣瓣环钙化患者而言,传统手术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此前,国内尚无有效技术手段破解这一难题,部分患者因手术风险过高被迫放弃治疗,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和寿命。

田茂洲在查房

超声骨刀显“精准威力”,软硬组织“区别对待”

针对这种心外科手术难题,目前的介入瓣膜植入治疗手段尚无满意的临床结果。

为突破技术瓶颈,田茂洲团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国内首次提出将超声骨刀技术应用于瓣环钙化清除。这一创新理念源于超声骨刀的独特工作原理:通过压电陶瓷或磁致伸缩材料将电能转化为24—36kHz的高频机械振动,振幅控制在50—200μm的微米级范围。

这种高频振动能对坚硬的钙化组织产生精准剪切力,像“手术刀”般逐层破坏钙化灶;而对弹性较高的软组织(如血管、神经、肌肉)却“手下留情”——由于软组织无法承受高频振动的剪切力,振动能量会被缓冲吸收,从而实现“只切钙化、不伤软组织”的精准操作。相较于传统机械剔除,超声骨刀能量更集中、切割可控性更强,大幅降低了瓣环穿孔、冠状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风险。

“就像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既能去除顽固污渍,又不损伤仪器本身。”团队成员形象比喻道。这项技术让医生在清除钙化时“有了精确的尺子”,既能彻底去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自身健康心脏组织。

田茂洲团队查看患者病情

多科协作闯“高风险关”,技术创新点亮“心希望”

本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心衰病史长,二尖瓣钙化程度达重度,传统手术风险极高。为确保手术成功,团队术前做足准备:逐帧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精准定位钙化范围;邀请手术室、超声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开展术前讨论,制定涵盖应急处理的周密方案。

田茂洲团队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手术当天,在多科室通力配合下,田茂洲团队凭借精湛技术,用超声骨刀精准乳化钙化斑块,再通过心包补片重建瓣环,最终牢固置入人工瓣膜,顺利完成“旧门框拆除—新门框修建—新门置换”的全过程。术后,患者在心外监护室精心照料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启闭良好,无瓣周漏及心室破裂等并发症。

“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让我们的心脏手术更安全,并惠及更多患者。”田茂洲表示,超声骨刀在心脏钙化手术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为重度瓣膜钙化患者带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更推动心外科手术向更精准、微创、安全的方向迈进,为万千患者点燃“心”的希望。

责任编辑:王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